深耕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 ——上海紐約大學10年辦學... 2023年3月,上海紐約大學(以下簡稱“上紐大”)在位于上海浦東的前灘新校區迎來了建校十周年慶典。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在新學期開始前已陸續返校,2025屆學生安妮·丘奇(Annie Church)來自美國西雅圖,第...
新時代中外合作辦學思政育人的若干思考 [摘要]中外合作辦學是教育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辦學過程中不僅涉及中外不同文化、體制交匯,涵蓋國家主權、外事等多方面復雜情況,而且還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對于新時...
提升國際話語權 留學青年當有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外交部長秦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鼓勵更多青年人參與外交事業,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我國的國際話語權。留學人員群體身處國際環境風云變幻的時代,更是國際關系的見證...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建強高水平人才高地 編者按: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給世界深刻變革。在愈發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各國都在加快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搶占發展先機。 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依靠科技創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
站在馬克思墓前 2023年3月14日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卡爾·馬克思逝世14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春日,我不禁再次回憶起在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瞻仰這位時代...
高校中外學生融合中的中國價值觀傳播 [摘要]中外學生融合是高校國際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推動力。其中,價值觀傳播既是中外學生融合的重要內容,又是其核心目標之一。本文結合上海大學中外學生融合實踐,從打造融合項...
數字人才“引留用”的丹麥經驗 [摘要]強化人才支撐,培養和引留同樣重要。本文引用國外典型案例,介紹了丹麥在數字人才培養和引用方面的經驗做法。丹麥在數字競爭力和人才競爭力上全球領先,為了彌補數字人才缺口,十分重視從全球吸引數字專門...
一位海歸學人的科研思與行 我是一名大飛機人,2015年由國家公派赴法國留學。轉眼間,我畢業回國已4年有余,回憶在法國留學的點點滴滴,許多美好時光依然歷歷在目。法國寬松自由的科研學術氛圍以及注重創新的理念潛移默化影響著我,讓我受益...
以徽文化為特色的留學生文化活動體系建設探究 [摘要]近年來,我國來華留學教育成就矚目,來華留學生規模持續擴大,學生結構不斷優化。當前,我國來華留學教育正面臨從規模發展到質量提升的重要轉折。在留學生的培養管理過程中,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
河北保定:外籍師生走進千年古鎮體味華夏文明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參觀古村落、村史館,訪民宿,學老調,聽相聲,體驗扎染、剪紙、活字印刷術等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項目……日前,河北大學外籍教師和留學生走進位于古城保定附近...
[摘要]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數字化戰略具有外在和內在價值內涵。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內涵突破急需數字化轉型做大做強,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外在風險應對機制賦予數字化戰略發展契機,通過國...
人物檔案 寇煦豐,上??萍即髮W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目前擔任學院后摩爾器件與集成系統中心主任。2009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留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16年2...
編者按:當今世界,在創新發展和技術進步驅動下,數字化轉型正在重塑社會、勞動力市場和未來工作形式。在此進程中,數字化也將不斷為教育創新賦能。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給全球教育事業...
[摘要]教育部來華留學質量認證是目前管理高校來華留學教育質量、檢驗高校來華留學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是促進高校來華留學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長沙理工大學對標建設,打造了...
2023年,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即將迎來第三屆本科畢業生。他們心懷遠大夢想、扎根祖國大地、叩問知識思想、勇攀人生高峰,以奮斗之姿書寫一個個“有志者”的故事,從...
人物檔案 操義平,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長聘教軌副教授。2020年,博士畢業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后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完成博士后研究,2022年破格...
[摘要]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基礎,能夠有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銜接。隨著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與推進,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
[摘要]本文以軟實力概念辨析為起點,從國家、城市、大學三個層面分析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理論意義。聚焦實際問題,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為例,通過透視這所中俄合作大學從“0”到“1”的發...
[摘要]本文針對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傳統國際化模式面臨的困境和現實要求,梳理了在地國際化的概念演進和在我國的研究進展,闡述了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地方本科院校推進在地國際化的基本考量...
百余年前,無數懷揣夢想的有志青年為尋求救國圖強之路遠渡重洋,開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如此評價這一段歷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pp6002.com All Rights Reserved.